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及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十沣科技)联合研发的针对汽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噪声精细仿真需求开发的汽车行业应用流体力学软件TF-Lattice正式发布。该软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形辅助设计迭代,通过准确高效预测风阻风噪技术,提升汽车驾乘性能,增加续航里程,标志着国产计算软件技术日趋成熟,有望打破国外汽车仿真软件的垄断地位。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把它们按照化学性质排列出来,就是我们熟知的元素周期表。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恒星(比如太阳)、行星(比如地球)。于是就有了一个自然的问题,这些元素是怎么合成的?为什么不同的元素含量相差如此之大?比如地壳中氧和硅含量很多,金银等贵金属含量却很少?它们的含量会随着时间变化吗?研究我们的星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些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元素都是在恒星内部通过各种核反应合成的[1]。
扫描探针显微镜主要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其利用尖锐的针尖逐点扫描样品,可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获取表面的形貌和丰富的物性,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研究范式和基础认知。近年来,qPlus型高品质因子力传感器的出现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化学结构、电荷态、电子态、自旋态等多自由度的精密探测和操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原子力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重点描述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单原子、单分子和低维材料体系中的应用,最后展望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